音乐厅是一个表演空间,就像一个人的博客页面一样。它并不只属于音乐家或观众任何一方。听众总是被教导要遵循的“注意事项”,其中最常见的一条就是:

美国音乐学家亚历克斯·罗斯(Alex Ross)认为现在该重新审视这条禁令了。2010年,他在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,并回溯了这条规矩的起源。

在音乐史上大部分时间里,在音乐进行中鼓掌是人们所期待的。巴赫在咖啡馆里举办过音乐会,莫扎特的“巴黎”交响曲演奏时观众的掌声令他兴奋不已,他特地跑出去买了一些冰淇淋回来分给听众以表庆祝。其实,在音乐进行中鼓掌,说明观众真正感受着音乐。要是他们不鼓掌,作曲家反而会诚恐诚慌。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首演时乐章之间鸦雀无声,他就预感不妙,事实上首演的确失败了。

最早要求听众保持安静的作曲家是门德尔松和舒曼,他们不仅造就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,也对观众的举止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门德尔松指定他的《苏格兰交响曲》乐章之间不留间歇,以避免出现掌声。而舒曼的态度更为严厉:“我曾梦想为聋哑人举办音乐会,你可以向他们学习如何在音乐会上遵守规矩。你应该让他们像石塔一般纹丝不动。”

瓦格纳是另一位推行此例的作曲家,但这纯属偶然。1882年瓦格纳的《帕西法尔》即将在拜罗伊特首演。为了让歌剧演出时保持严肃的氛围,他规定观众不能发出要求演员谢幕的掌声和呼喊。这个奇怪的告示让观众感到困惑,他们以为鼓掌已经被禁止。所以当歌剧最后结束时场内一片沉默。直到这时作曲家才鼓动观众鼓掌。但是到底该不该鼓掌,观众仍然一头雾水。有一次“花少女”的唱段结束后听众保持沉默,瓦格纳出于对掌声的期盼大声喊道“Bravo!”,结果旁边的观众让他闭嘴!

罗斯指出,到了二十世纪,音乐厅像教堂一样也经历了一场改革。而且就像教堂一样,这里必须心怀虔诚保持静默。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和斯托科夫斯基都要求热心听众保持克制。这种规矩在美国很快就蔚然成风了。

罗斯说,美国的音乐厅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番重大变化:中上阶层把交响乐团当作庸俗商业世界中一座人造的欧洲文化堡垒,高高在上的乐团成为最主要的受益者。面对流行的文化的兴起,音乐厅成为可以远离疯狂人群的避难所,掌声的消失可能就是这种进化的一大标志。

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,保持安静这项新的社会规范依然遭到指挥家和批评家们的反对。皮埃尔·蒙特(Pierre Monteaux)说乐章之间没有鼓掌是一项“人为约束”。而钢琴家鲁宾斯坦则认为规定什么时候鼓掌是“野蛮”的。直到2008年,钢琴家伊曼钮尔·艾克斯还在个人博客中写道:“我真新希望我们能够回到之前的局面,掌声应该是人们听了音乐后的情感反应,而不是一项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责任。”

大家都知道歌剧演出对场内秩序管束相对宽松。虽然剧院不希望听众过于放肆,但在咏叹调和合唱段落后鼓掌还是可以的。在2011年的一场《纳布柯》表演中,观众还与台上演员一起互动。在咏叹调“思绪凌空飞翔”之后的长时间掌声平息下来后,指挥家里卡多·穆蒂转身向观众介绍了保护意大利文化的重要性。之后他才开始指挥合唱并示意观众加入演唱,全场引吭高歌的场面让这次演出变得非同寻常。

在音乐会有选择性的鼓掌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现象。虽然一些作曲家会表示赞成,但这似乎是因为某些批评家推行了这一做法,而其他人则必须萧规曹随。但一切社会规范都是可以改变的。音乐、演出和评论都不会一成不变,有些会朝着好的方向,有些则不然。鼓掌引起的是是非非,未来又会怎样,有谁能说得清呢?

By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